凤庆县中医院

咨询热线:0883-4211697

外购药监督举报电话:0883-4211697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
健康科普||乳痈的中医外治法及预防

时间:2024-08-28 17:39 发布人:小编 浏览:

  乳痈是以乳房红肿疼痛,乳汁排出不畅,以致结脓成痈的急性化脓性病证。多发于产后哺乳的产妇,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,俗称奶疮。

  乳痈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有哪些呢?

  本病的发生,主要为情志不畅,肝气郁结;饮食不节,脾失健运,胃热蕴蒸;乳汁积聚和乳头破碎感染毒邪所致。

  1.郁乳期-患者感觉患侧乳房肿胀疼痛,并出现硬块(或无硬块)。

  2.成脓期-硬块逐渐增大,继而皮肤发红灼热,伴疼痛,若硬块中央渐软,按之有波动感者,表明脓肿已形成。

  3.溃脓期-自然破溃或切开排脓后,一般肿消痛减,寒热渐退,逐渐向愈。

  下面就为您介绍乳痈的外治法:

  郁乳期

  1.乳房按摩:先做热敷,然后在患侧乳房涂上少许润滑油,一手掌托起患乳,另一手手指并拢由乳房四周基底边缘向乳头方向轻轻推按,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,而是沿着乳络方向施以正压,把瘀积的乳汁逐步推出,重复数次,至乳络通畅。

  2.外敷:用鲜菊花叶、鲜蒲公英、鲜地丁草、仙人掌去刺等捣汁调敷患处;也可用20%一50%芒硝溶液湿敷,每天3~4次;或用大黄、芒硝各等份研沫,适量凡士林调敷。

  成脓期

  脓肿形成,应该及时切开引流。乳房浅部脓肿一般采用与乳头方向呈放射状的切口,切口位置选择脓肿稍低的部位,切口长度与脓腔基底的大小基本一致,使引流通畅不致袋脓。而乳晕部的浅表脓肿或乳房周边脓肿,则可在乳晕边缘或乳房周边作弧形切口。若脓腔较大者,必要时可在脓腔最低部位作对口引流。脓肿小而浅者,可用针吸穿刺抽脓。

  溃后期

  用凡士林纱条引流,脓净则改用生肌散纱条,直至愈合。

  日常生活中怎样避免乳痈发生呢?

  1.产后应尽早哺乳,乳母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,保持心情舒畅。

  2.哺乳前热敷乳房以促进乳汁通畅,如果产妇感到乳房胀痛要及时热敷,热敷后用手按捏乳房,提拔乳头。

  3.婴儿吸吮能力不足或婴儿食量小而乳汁分泌多者,要用吸奶器吸尽乳汁。

  4.保持乳房清洁,防止细菌感染,产前清洗乳房,去除乳头部粘垢;哺乳前要清洗乳头,尤其是乳头已有破裂者;避免对乳房的挤压,穿衣服要宽松。

  5.宜常作自我按摩,产妇要养成自我按摩乳房的习惯,一般每天按摩1次,每次15-20分钟。

  6.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,如葱、姜、蒜等。中医认为,急性乳腺炎是由于内有蕴热、热毒壅结而成。因此在饮食上要少吃热性食物,以免助火生疮。

  详情请咨询:凤庆县中医医院妇产科 0883—42210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