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庆县中医院

咨询热线:0883-4211697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医护风采

党员楷模——记凤庆县中医医院老中医杨正勤

时间:2014-06-26 15:58 发布人:admin 浏览:

党员楷模——记凤庆县中医医院老中医杨正勤(图1)

  说起凤庆县中医医院的创建,不能不提起杨正勤。他是中医院的创办人。他现年58岁,1978年7月参加工作,1979年应征入伍在部队股役14年,多次受到部队党委的嘉奖和奖励,工作成绩较为突出,1986年荣立三等功一次。

病人心中的神医

  1989年2月从部队转业到郭大寨卫生院,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任院长。郭大寨属少数民族乡,比较困难,缺医少药。杨正勤到郭大寨工作后,想为病人所想,急为病人所急,努力创造条件,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,工作不分白天、晚上,随叫随到,大病、小病都要找杨正勤医生,出诊最远60多公里(永德、亚练、蕨坝、乌木龙等地)1993年4月6日乌木龙蕨坝李小娣,女,67岁,突然不会说话,伴有深昏迷,赵文平来郭大寨卫生院找杨正勤医生,要求出诊到乌木龙蕨坝看病人,当时杨正勤医生考虑急性脑溢血,给赵文平讲假如是脑溢血,病人是不能动,动会增加病人的脑出血量,只能就地处理。晚上三点多钟,赵文平开着拖拉机来接杨正勤医生,没有多说什么,就坐着拖拉机到乌木龙蕨坝。当时已是6点多钟,天快亮,走路1个小时到病人家,早上8点,详细诊查病人,初步诊断为急性脑溢血。病人昏迷不会讲话,医疗条件有限,自己带有少量的犀牛角,将犀牛角磨成粉末,喂给病人,到两小时后病人呼吸平稳一般情况有好转,天亮后叫病人家属到永德、永康卫生院买,北京同仁堂生产的安宫牛黄丸7个,服用7天后,病人逐步好转,第8天病人会说话,当地老百姓有救命人,伸出大母指称赞“凤庆神医”。最后用中西医综合治疗,病人生活能自理。

  三岔河镇山头田村背阴寨张维新的母亲,杨黑妹病危,晚上12点,由陈自新到郭大寨卫生院找杨正勤医生,没有交通工具,走路要7个小时才到三岔河镇山头田村背阴寨。杨正勤医生也没说什么,从郭大寨卫生院步行走了7个多小时到三岔河镇山头田村背阴寨,天亮了。杨正勤医生没有休息,就马上给病人看病,详细检查了病人,病人痛苦面容:查体、腹胀、腹部呈鼓音、肠鸣音弱,考虑下段肠梗阻,给家属讲,病人需送到郭大寨卫生院急救、处理,没有交通工具,用人抬到郭大寨卫生院,用肥皂水给病人洗肠,肠减压治疗。到第三天,病人出院,自己走回家。病人感谢杨医生,:“没有您,我就没命了。”

  1994年2月7日,郭大寨乡平掌村青树小组鲁国昌家的大女儿鲁小召鼻出血,晚上2点钟,鲁国华到卫生院找杨正勤医生。当时晚上没有什么交通工具,他步行40分钟到鲁国昌家,一看小孩鼻出血较多,用脸盆接满一盆鼻血,病人面色苍白,意识清楚,说话没力气。用麻黄素棉球填塞,没作用,当时只带止血敏针静滴后,没止住,考虑鼻腔粘膜破裂出血,晚上来回走了四趟(四次),还是找到一点犀牛角,磨成粉末喂给小孩,半小时后鼻血止住了,最终小孩得救了,鲁国华称赞:“雷锋精神”白求恩式的好医生。仅只是举列说明这三次。1988年2月到1998年2月10年间为郭大寨贫困山区诊治病人17318人次,步行10876公里,危重病人抢救467人。出诊抢救178人。老百姓称赞:“我们有个好医生——杨正勤,人民满意的好医生。”

创办中医不言苦

  杨正勤医生管理有方,思想品德好,工作作风强,人品好,业务技术精,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,1995年郭大寨乡卫生院被临沧行署评为“先进集体”,杨正勤院长被临沧行署评为“先进个人”。

  1998年2月9日调凤庆城组建凤庆县中医院,主持凤庆中医院全面工作,没有上班地址,在卫生局领导指导下,到处选址,到3月20日租用老茶厂56平方米的土木结构老房子,开展一般的业务工作,中医院没有编制,也没有自己的院址,杨医生只好每天硬着头皮给县委、政府领导、卫生局领导请示汇报。要求解决中医院人员职数、院址。经过多次向县委、政府和卫生局领导汇报请示。于2001年2月买了原木材公司房地产作为县中医院院址,占地面积3996平方米,眼看有了院址,但无法使用,没有资金。本着一个思想,解决一个困难,采取东奔西跑,向卫生局领导早请示、晚汇报,进临沧、上昆明,多方面争取经费,用自己的工资办公事,自己的工资无法解决这些困难,向县防疫站借了1万元人民币,作为办公经费的开支。

  他心里想着要聚精会神搞好中医院的基础建设,一心一意为中医医院的发展而努力工作。建院三年多来,他做到少花钱,多办事,真正做了一些实事。得到了国家计委、省计委、省财政厅、省卫生厅、临沧市县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,共争取到资金145万元,医疗设备128万元。改造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1596平方米。到2002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。有了自己的业务用房,成立了相关的临床科室、急诊科、中医科、检验科、住院等科室。从一开始的只有3人,逐步增加到现在的81人。还并成立了各种组织机构,2001年成立了工会组织,2002年成立了医院党支部,先后成立了妇联组织、共青团组织。

  他认真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教育,实践科学发展观,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方针政策等,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、国情教育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、党的纪律和防腐倡廉教育、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教育。

  他的同事、中医医院副院长张汉娟评价说:“他从郭大寨卫生院调来中医院,当时政府只是给了一个编制,上班没有地方,只有3个人,租房子办公。他借钱争取项目,四处求人,终于争取到170多万元资金建盖修整以前的老中医院。他很重视培养中医人才,我是从2001年1月调来中医院,只要有进修机会,他都派我去参加。他来中医院治疗的第一个病人王子荣,现在是我们给他整套的免费体检,大约是500多元。他创办中医院,可真是凤庆人的福气呀。”#p#副标题#e#

心里只想着病人

  他进入医疗卫生系统以来,都是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投奔于医疗卫生事业工作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,征集各种药物来供医疗之用,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,大胆的尝试科学合理用药、安全用药,利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,治疗疑难病症,针对医疗实践中碰到的困难,解决山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,晚上钻研有关业务书,不知多少个双休日没有休息,白天利用空余时间到山上采挖中草药,几十年来采挖中药共1900多公斤(干品)都无偿的奉献给病人,都用于贫困山区农民患者的身上,为山区贫困农民患者献了一份爱心,解决了农民患者困难问题,真正体现了送温暖的价值。

  三十六年来,杨医生为贫困山区农民治愈疑难的525例,其中:糖尿病187例,类风湿性关节头124例,毒蛇咬伤37例,乙肝38例,不孕不育15例。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疑难病的方法,在此基础上撰写了《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症》杂志,发表在《中国医学家庭》杂志。中西医结合骨折162例,治愈率达91.4%,撰写了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》论文,论文被中医研究院录用,发表在《中国骨伤》杂志,增刊专集383页。

  齐永光同志称赞他说:“老院长是一个勤恳、吃苦、敬业的医生。当时创办医院时不有资金,办公场地也不有,只是租房子办公。他借钱四处争取,有时到大年三十时才跑回来,向县卫生局借了7万元作为办公经费支撑着。他是全院上班来得最早的人,前年他不幸得了车祸,手术后,舍不得休息,天天坚持来上班,脚肿了也不喊痛。”

  三十六年如一日,他想为病人所想,急为病人所急,呕心沥血,废寝忘食的工作,为病人就诊不分白天晚上,病人随叫随到,出诊最远几百公里,到过沧源的勐省、永德亚练等地,大部时间就是步行,有时坐摩托,坐拖拉机,贫困山区没有公路地方较多,大部分时候只能步行,永德、亚练、乌木龙、凤庆的郭大寨、三岔河、雪山、营盘的村寨都有他的足迹,出诊步行10876公里,杨医生的这种做法解决了很多山区贫困农民患病看病难的实际问题。受到各级党委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奖励,受到了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,履职考核连续17年被评为优秀职。1995年被临沧行署评为“先进个人”,1996年被凤庆县委、政府评为“先进科技工作者”,2007年被凤庆县人民政府评为“先进个人”。